|
嚴查撒漏揚塵 加大保潔力度2017-08-16 00:13瀏覽數:362次
今年以來,區城管局環衛處加大了芝罘區轄區內運輸車輛撒漏、揚塵監管和檢查力度,不斷提升文明城市保潔水平,扮靚干凈整潔城市環境,讓港城空氣更加清新、環境更加優美靚麗,市民生活變得更舒心。 嚴查撒漏揚塵推廣防漏裝置 近日,區城管局環衛處孫德勝副主任帶領區環衛處建管辦主任陳永健一同乘坐督查車輛,沿環海路、幸福中路、濱海西路突擊檢查了沿線工地,運輸車輛撒漏、揚塵防護情況。 在環海路,孫德勝副主任、建管辦主任陳永健首先檢查了地方港拉煤貨運車輛的防撒漏密閉裝置,記者注意到,地方港拉煤車貨運車輛如今都按照要求在后斗安裝了可拉動的密閉"鏈棚"裝置,車輛在運輸煤炭時,會將滿載煤塊、煤渣的后車斗拉上"鏈棚",同時對輪胎進行沖洗,才能進入城市干道作業,確保無煤炭粉塵粘帶、撒漏。隨后,在濱海西路五貝廣場施工現場,記者看到該建設工地內的6臺鏟車轟鳴,鏟車正在加緊推進工程建設,鏟車將一車車碎石和沙土傾倒入一輛輛大型貨車的后斗,貨車后斗也安裝了滑動密閉防塵裝置,待一輛輛滿載沙土的車斗裝滿后,司機將滑動密閉防塵裝置拉動罩蓋嚴實,才將一車車碎石、沙土運出工地,整個運輸過程無揚塵、無撒漏、無污染,全部達到了無粘帶、無撒漏、無揚塵的標準。"今年以來,我們區城管局環衛處建管辦聯合交警、公路等部門加大了運輸車輛的粘帶、撒漏和揚塵整治力度,不僅白天突擊檢查相關工地車輛運輸情況,在夜間也加大重點路段的清查力度。"區環衛處孫德勝副主任介紹。例如環海路路段運煤車輛較多,過去往返運煤車經常沿途撒漏不少煤炭和煤灰,不僅污染了城市道路環境,也給每天環衛工人的清掃帶來不少麻煩,區環衛處建管辦多次聯合交警、公路等部門夜間巡查整治,抓獲多輛超載或不按規定"罩蓋"渣土、煤炭的貨車,進行嚴厲處罰。再如青年南路和魁玉路周邊工地和過往的大量貨車較多,經常造成撒漏和揚塵污染,對此區環衛處建管辦聯合交警、公路等部門也加強了相關道路的夜查整治,前不久在青年南路與港城東大街交叉路口抓獲了3輛運輸渣土的車輛,該車輛往返該路段時,車輛沿街撒漏了10余米的渣土,環衛建管辦、交警、公路執法人員責令司機下車將現場渣土清理干凈,并對貨車司機進行了撒漏每平方20元的罰款;在魁玉路,同樣抓獲了5輛撒漏石子和渣土的車輛,也責令相關車輛司機將路面清掃干凈,并處相應罰款。 為了防止工地、煤場車輛出現撒漏、揚塵污染,區環衛處建管辦與交警、公路等部門在加大打擊整治同時,還與全區100余家工程單位簽訂了《無揚塵防撒漏文明作業責任書》,并在交警、公路等部門支持下,對全區工地、煤場的貨車全部普及安裝了防揚塵、撒漏密閉裝置,加強了相關單位防揚塵、撒漏知識培訓,使得芝罘區內車輛揚塵、撒漏情況逐漸減少,運輸車輛揚塵、撒漏狀況明顯改觀。 增加清運頻次祛除垃圾異味 在加大車輛撒漏、揚塵監管、檢查的同時,區城管局環衛處還加強了垃圾清運和道路保潔檢查、督導、整改力度。 區城管局環衛處孫德勝副主任在檢查完到相關工地車輛揚塵、撒漏情況后,又馬不停蹄地組織區環衛處垃圾清運隊長趙官忠沿街對垃圾清運情況開展督導檢查。在幸福街道化工路一處垃圾點位前,清運工姜敏、楊吉明頂著32度高溫清掃垃圾桶邊堆放的垃圾,將散落的垃圾用鐵鏟鏟進垃圾桶內,并拖動5個笨重的垃圾桶,將桶內的垃圾傾倒入大型垃圾車的后斗收容機內。"文明創城期間,我們清運拖桶工每天清晨4點要從家中趕到婁子山---區環衛處清運隊,集中穿戴好統一的環衛服裝,分46個車組趕往各個垃圾點位,沿街清運9700余個垃圾桶內的垃圾。"清運工姜敏一邊傾倒垃圾桶內的垃圾,一邊對記者說,他們所負責的化工路幾個垃圾點位,每天垃圾量特別大,為此每天要清運2到3次,除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外,還時常堆積有舊家具、篷布、建筑垃圾等,這些大體量的垃圾不能直接傾倒入專用垃圾收運車中,只能專門調運其它貨車,現場進行清運。孫德勝副主任與垃圾清運隊長趙官忠迅速現場調派了一輛卡車和3名環衛工人,一同動手協同把這幾件大的廢品裝運上車,運送到垃圾處理廠。垃圾清運后,一臺清運隊水車趕到現場,垃圾清運工開始對垃圾桶進行了高壓水槍噴洗和去污清刷,使得垃圾點位環境干凈、無異味。 垃圾清運隊長趙官忠告訴記者,今年區環衛處垃圾清運隊加大了每日的垃圾清運頻次,有的重點路段和垃圾易滿溢路段垃圾點位,達到一日4清,同時,每天垃圾清運的時間也從每天4:00至上午11:00,改為全天候清運保潔,全隊46個清運車組在保證上午正常作業的同時,根據運距、垃圾量、市區城郊等因素,每天下午安排22個車組加班對全區垃圾箱進行巡回清運,全面保障市區垃圾箱"日產日清,車走地凈",垃圾清運隊并設立了夜間垃圾突發情況熱線電話,安排2名值班人員值班,一旦出現夜間垃圾滿溢,市民可撥打相關電話,清運工人第一時間會趕到現場,對相關垃圾進行及時清運,減少垃圾污染環境和障了城市衛生整潔。 為了減少各垃圾箱點位污水橫流、異味等問題,今年,區環衛處清運隊也加大了各垃圾點位垃圾箱的沖刷頻次,并購買除味劑,要求清運垃圾點位的清運工人,在沖刷地面污水后,用除味劑進行沖洗、噴洗,有效降低了垃圾污染和異味的傳播。此外,區環衛處垃圾清運隊的52輛清運車,每天傍晚回到婁子山后,為防止車輛異味和污染環境,還要求對52輛垃圾清運的后斗密閉箱、車輛輪胎等實施沖刷、清洗、去污、去味,保證52輛環衛垃圾清運車上路,不影響文明城市環境和形象。 成立保潔突擊隊重點路段勤灑掃 環衛道路保潔也是扮靚城市環境的重要一環。記者采訪中區環衛處道路保潔隊長陳永泉正趕上相關部門反饋,在只楚工業園同三高速一立交橋下,常年堆積著車窗拋物和生活垃圾,影響整潔城市環境。陳隊長接到反饋后立刻趕到現場,經了解,該路段并不是區環衛處保潔范圍,屬于高速、公路、環衛三不管地段,為了盡快恢復整潔的城市環境,為創建文明城市和迎接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測評貢獻力量,他迅速調動下屬明德物業和德衡2家環衛物業公司的20名環衛工人和2輛清運卡車、2輛掃地車,趕到現場,帶頭一起用鐵锨、掃帚清理起路邊垃圾、堆積物,最后組織掃地車對地面進行了一次集中普掃,由于該路段垃圾量較大,直到當天下午才清理完畢,中午,道路保潔隊長陳永泉專門為頂著高溫,奮戰在一線的20名環衛工人購買了工作餐。 下午,清理完只楚路段立交橋下堆積垃圾后,陳隊長與區環衛處道路保潔隊督查科的趙洋,又沿著南大街、北馬路、勝利路、解放路、濱海路等十余條路段巡查衛生保潔狀況。在勝利路,鴻易環衛物業環衛工人郭志東,正在用掃帚、鐵撮撿拾馬路上市民丟棄的煙頭、紙屑,由于天氣炎熱高溫,汗水早已浸透他的衣裳。郭志東對記者說,今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他按照要求每天都會提前一個小時上崗清掃路面垃圾,每天清晨4點鐘從勝利路公安大院出門,來到勝利路與北馬路交匯處至市府街與勝利路交匯路口責任區,開始用大掃帚全面普掃一遍地面垃圾、雜物,每天清晨7點前須完成馬路第一遍普掃,隨后,他開始沿街用掃帚、鐵銼,撿拾路面市民隨手丟的小雜物和掉落的樹葉,隨時保持道路的干凈、整潔,下午14:00前也須完成一遍馬路普掃,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區環衛處要求中午保潔員不斷崗,過去晚上一般環衛工人6點就可以下班,現在保潔時間延長至晚上22點。"有的時候,為了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上,我們環衛工人就在路邊買個包子、油條、礦泉水,坐在道沿上就餐,確保道路保潔不斷崗。"郭志東說。 在虹口大廈路口,明德物業環衛保潔員王珍英,則每隔一個小時,就會利用手中的大掃帚和鐵銼對路面進行一次普掃。陳隊長介紹,今年以來,芝罘區千余名環衛工人全員上崗,在芝罘區范圍內的環衛路段實行保潔不斷崗,特別是芝罘區中心、重點路段實行一天4掃4灑,城鄉結合部路段實行一天2掃2灑。同時,道路保潔隊成立了4個巡查組,每天18個小時不斷間斷上路巡查,確保芝罘區道路環境始終保持干凈、整潔、靚麗。與此同時,今年,環衛道路保潔隊在夜間還成立了2個路面、道板沖刷保潔突擊隊,調動4輛水車,利用水槍和人工對全區環衛道路進行2次集中沖刷,保障了路面無粘帶、無污漬。 公廁啟動延時模式餐飲垃圾集中收運 " 今年,區城管局環衛處組織全體清運隊一線職工和管理人員、道路保潔隊環衛工人召開動員大會,給全體一線人員配發反光背心和工作服,所有作業車輛上路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區環衛處負責人說。同時,區環衛處上下圍繞道路保潔和垃圾清運"實施精細化管理"等重點工作,上至區環衛處負責人,下至每一位檢查人員,都進行了責任區片劃分,確保區環衛處的業務工作能夠達標,不丟分,不扣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今年,我們區環衛處對全區500余個破損的垃圾箱(間)進行維修或更換,對全區500個果皮箱全部布設了公益廣告,對全區環衛產權4500余個垃圾桶、35間垃圾房進行重新油漆,還加強了公廁衛生保潔管理,增加巡查力度;對保潔人員、檢查人員進行專題培訓,提高文明服務水平;對轄區公廁無障礙設施進行改建、增加;開展夏日延時服務,從5月1日至10月中旬,區環衛處已對煙臺旅游沿線、繁華地段、廣場等21座公廁啟動延時模式,延時至晚22點,部分延時至24點;并對老舊公廁進行更新改造,結合市區小壓站建設布點,改善垃圾箱周邊臟亂差、異味大等民生問題。"區環衛處負責人介紹,其次,區環衛處啟動了餐廚廢棄物收運整治,區環衛處聯合區市場監管局,以各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對全區餐飲單位和學校逐門逐戶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進行摸排,了解產生單位對餐廚廢棄物納入統一收運意向,共完成856家餐飲單位的走訪,組織工作人員逐門逐戶發放《告知書》,并將全區劃分成3個區域,成立3個督導小組開始夜間巡查,摸清違法收運餐廚廢棄物行為的時間段、數量及活動規律等,并詳細記錄在案。目前,整治活動已開展近兩個月,累計發放《告知書》1524份,夜查累計出動車輛157臺次,人員325人次,排查餐飲單位200家,違法收運餐廚廢棄物車輛113臺,已有100余家餐飲飯店打電話要求統一收運,已與300余家餐飲單位簽訂了餐廚廢棄物收運協議。"此外,為了減少露天垃圾對城市環境的污染和影響,今年區環衛處在魁玉路、上夼東路等12處新建小型垃圾壓縮站,截至目前,文化宮、經倫街、海水浴場等5座小壓站已投入使用,魁玉路、上夼西路等6座新建小型垃圾壓縮站已完成建設,有效解決了垃圾箱滿溢、污水無處排放等問題,極大改善了周邊環境衛生。"區環衛處負責人稱,同時,區環衛處還對上夼西路、月亮灣、十三中、航海、汽車五場、陽光麗景、虎巖橋6座公廁進行了更新,新建了魁玉路、機場路紅旗路立交橋、上夼東路、上夼西路中段、經倫街5座移動公廁,對游泳館、絲綢、博物館等11公廁更新正在陸續進行,預計8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環衛保潔員清掃路面 區環衛處檢查工地車輛撒漏揚塵 清運工頂著烈日清倒垃圾桶垃圾 上一篇: 舍利塔街道怒江社區三伏天慰問保潔員
下一篇: 鄉村保潔
|